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大学题库:心理学:习题六

一、单选题

1、某同学看到“挟尸要价”新闻后,非常愤怒。这种体验是属于品德结构的( B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动机

2、研究发现猴子也会欺骗,这说明道德受( A )的影响

(A)社会生物学因素, (B)遗传因素, (C)生理学因素, (D)环境因素

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特征是( D)。

(A)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条文

(B)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4、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D )。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5、下列属于描述品德的成语是( C )。

A.三从四德 B. 忠孝节义 C. 高风亮节 D. 礼义廉耻

6、道德认识只有转化为(B),才能够真正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价值,(D)道德观念

7、某同学通宵打游戏,不顾及寝室其他人的感受,这种行为属于( B )

(A)理性利他主义行为,(B)自我中心性行为,(C)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D)良心主义行为

8、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 B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B )

(A)道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B)道德发展受个体规律制约

(C)品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D)品德对社会道德起反作用影响

10、社会学习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B )

(A)皮亚杰,(B)班杜拉,(C)荣格,(D)科尔伯格

11、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处于( B )

(A)小学一年级,(B)小学三年级,(C)小学五年级,(D)初中一年级

12、当看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通过推人至己的想象,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和心理感受的一种能力,称之为( C )。

A.道德 B.品德 C.移情 D.情感

13、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的是( D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1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 )。

(A)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部分先后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15、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处于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个体的特征是( A )。

(A)对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C)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16、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的阶段是( A )

(A)他律水平,(B)自律水平,(C)前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

17、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个体认为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是哪个道德阶段的特点( B )

(A)普遍原则阶段,(B)社会契约阶段,(C)寻求认可阶段,(D)遵守法规阶段

18、我们认为帮助自己的朋友、老乡或亲戚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此种行为属于哪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 )

(A)内隐偏见,(B)沽名钓誉,(C)内群体互惠,(D)利益冲突

19、在品德的心理结构 “四因素论”中,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属于( D )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

2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者以百分比来评估自己对于其合作成果的贡献,百分比之和往往超过百分之一百。此种现象是( A )

(A)内隐偏见,(B)沽名钓誉,(C)内群体互惠,(D)利益冲突

21.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采用奖励( C )

(A)只能用物质奖励,(B)只能用精神奖励,(C)可以以精神奖励为主,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D)奖励的频率应当频繁

22.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采取行为矫正可以采用惩罚应( C )

(A)不分析其问题行为的原因,给学生贴上“品德败坏”的标签

(B)对具有不同身心特点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方式方式进行。

(C)对自尊性极强的和有些粘液质型的学生,私下找其谈话,采用不直接批评学生,而是采用打比方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对照,认知到自己的错误,帮助班集体组织开展活动的方式予以惩罚。

(D)对自尊性极强的和有些粘液质型的学生,采用直接当众批评的范式进行教育。

二、多选题(2*10=20分)

1、根据品德结构要素说,将品德的心理结构分为( ABCE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动机,(E)道德行为

2、道德意志包含以下哪些阶段( ABD )

(A)决定阶段,(B)树立信心阶段,(C)保持耐心阶段,(D)坚持恒心阶段,

3、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包括( ABCD )

(A)从他律到自律,(B)从效果到动机,(C)从评人到评己,(D)从片面到全面

4、以下哪些学者在道德研究中做出贡献( ABD )

(A)皮亚杰,(B)班杜拉,(C)荣格,(D)科尔伯格

5. 下列属于描述道德的成语有( ACD )。

(A)三从四德(B)德高望重(C)仁义道德(D)礼义廉耻

6. 下列属于描述品德的成语有( BD )。

(A)三从四德(B)高风亮节(C)仁义道德(D)小人得志

7、品德功能结构论是章志光教授在1990年提出来的,他把品德心理结构分为( ABC )

(A)生成结构,(B)执行结构,(C)定型结构,(D)定向结构

8、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 ABC )

(A)道德情感的内容更为丰富并有明显发展

(B)道德情感更具有自觉性

(C)道德情感仍然不稳定且难以自制

(D)道德情感比较稳定

9. 正常情况下,12岁的儿童道德发展最有可能处于( BD)阶段。

A. 他律水平 B. 自律水平 C. 前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10. “能意识到道德准则是社会契约,不合理时可以修改”属于道德发展的(BD )阶段

A. 遵守法规阶段 B. 社会契约阶段 C. 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11.在《电影结束时放起的视频让人脸红》这一新闻故事中,没有去帮忙的家庭组( ABC )。

A.在观看视频后,孩子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得到了发展

B.家长的道德认知并没有转化为道德行为

C.家长的道德意志不够

D.具有助人为乐的道德认知,毫无道德情感,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12.父母或教师言行不一致,可能会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到( ACD )的影响。

A.上行下效,学生也相应学会成人相应的言行不一

B.毫无影响

C.学生按成人的言语要求作出行为,并忽视成人与之不一致的行为。

D.学会成人的言行不一致,并对周围其他同学也产生相应的影响,传递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行为。

13.“品德差”的学生( CD )

A.就是人品差,品德无法提高

B 该放弃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和关注,放任其发展,直至逐出校园

C.教师应予以关注,分析其各类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受到不良影响的因素,针对性地创设环境提高品德

D.其道德行为的缺乏和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其特殊年龄阶段“道德意志”、“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发展不均衡有关。

14.如何鼓励小学生的道德行为( ABD )

A.树立同龄榜样

B.通过表扬及时强化其积极行为

C.发现不良行为,挖苦、讽刺,使其羞愧不已,再也不敢做出坏行为。

D创设情境,进行道德情感陶冶,增强动机。

三,举例说明题(20分)

1、举例说明,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思潮的影响等等,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使品德在遗传素质上提供的可能性逐步地变为现实性,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催化的作用。

1、学校: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班集体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学校舆论、风气的影响,教师的影响。

2、家庭:家庭规模的大小、对孩子的溺爱与专制、家庭是否健全、家庭的良好气氛如和睦温馨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家庭教养方式、威信型父母(管之、望之、教之、爱之)、专制型父母(管而不教,严而苛刻 )、宽容型父母(自由发展,接纳宽容)

3、社会:社会风气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20分)

1、论述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和培养。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和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认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获得道德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教育者言行一致)、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道德情感的培养:晓之以理,以知育情。引起共鸣。处之于境。导之以行。舆论强化。

道德意志的培养:明确道德意志锻炼的的意义;帮助学生进行动机分析;为学生多提供意志力的榜样;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的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加强自我教育。

道德行为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用行为塑造机制,激发学生道德行为动机,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

大学题库/心理学/习题六.txt · 最后更改: 2019/08/27 23:02 (外部编辑)